审核评估学院系列展播│数学与大数据学院

来源: 数学与大数据学院 发布时间:2025-10-08 浏览量:

一、学院简介

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前身为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数理系,始建于2000年,2011年成立数学系,2018年更名为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学院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两个本科专业。2016年“数学分析系列课程蒙汉双语教学团队”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团队,2018年“数学教学科研蒙汉双语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全院现有教职员工2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共22人,博士学位教师14人。团队现有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自治区“教坛新秀奖”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1人、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人选1人、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计划人选1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人选2人、自治区新时代专业技术人才选拔项目人选1人,自治区“草原英才”青年创新人才(第一层次)3人。1人入选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英才兴蒙”工程青年拔尖人才专项培养计划。6名教师获自治区乌兰夫基金会“民族师资培养基金”。2024年,学院特聘教授2人。

二、学科专业建设

学院以数学一流学科建设为驱动,把课程建设作为内涵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抓学科专业建设,加深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融合,加强优质教学与课程资源建设,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2019年数学学科入选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019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入选内蒙古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目前拥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行星运动与常微分方程”1门、自治区级精品在线课程1门、自治区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2门。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完成全国民族教育研究合作课题、国家民委教学研究课题等省部级教育教学类课题,出版全国大中专院校规划教材和学术专著等共6部,多人多次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018年“以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依托的蒙汉双语数学人才多维度培养体系构建及实践”、2022年“‘六个标杆’驱动下的常微分方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实践”先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9年“基于蒙汉双语教学的数学应用型人才多维度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获得国家民委教学成果三等奖。2022年“《高等数学》课程的资源建设与教学实践”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2024年,完成了自治区级一流课程《常微分方程及其应用》的“知识图谱”制作工作,学院被评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学院、教学工作先进集体,建设《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等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额尔敦布和教授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署名文章《打造创新融合课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光明日报》刊发署名文章《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高校力量》。

三、人才培养

学院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三全育人”“五育并举”,重视和加强对学生专业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综合能力培养。认真落实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积极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活动,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开展考研经验交流会等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和考研辅导,积极引导学生做好人生及学业发展规划。

已有35名毕业生考取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等区内外高校硕士研究生,其中5名学生考取博士研究生。指导学生在参加学科竞赛,在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自治区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大赛等大赛中,累计获得一、二等奖等各类奖项100多人次。

指导本科生积极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其中1篇SCI论文,同时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会议作报告,获最佳论文报告奖。

四、特色优势

(一)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党建引领,夯实党建工作基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党支部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不断加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教育激励支部教师爱岗敬业,增强进取意识和担当意识,为教书育人与学院建设发展做贡献,实现党建、教学、科研、管理、育人五个方面全面提升。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党支部2019年被教育部列为第二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工作“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同年被中共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评为全区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被中共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列为“最强党支部”建设单位。2021年4月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工人先锋号”称号,2022年4月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2024年,获评“内蒙古自治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党支部1人被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授予“担当作为好干部”,6人先后被学校党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2024年数学与大数据学院党总支获评内蒙古自治区高校党建标杆院系,并被学校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学院坚持守正创新、“教学科研并举,立德与育人并重”理念,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核心骨干教师引领作用,重视和加强对青年教师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培养,加深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的融合,通过内培外引、引育结合等方式不断推进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推动学术交流合作,培养和加强团队科研能力水平,开展有组织科研,激发教师学术科研创新意识与热情,有效提升教师学术科研能力,在研究无穷维Hamilton系统及偏微分方程对称和守恒律等领域取得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先后邀请北京大学张恭庆院士、东北师范大学史宁中教授以及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宁波大学、苏州大学、渤海大学以及区内高校的专家学者来校作学术交流报告。举办第八届非线性数学物理国际会议暨全国第十五届孤立子与可积系统学术研讨会、第七届中国纺织数学和纺织力学大会、无穷维Hamilton系统与偏微分方程研究高级培训班等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会议。通过开展学术交流,促进了与区内外兄弟院系间学术交流与合作,开阔了教师的科研创新思路,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及科研素质与能力,进一步增强教师学术研究的发展动力。

2021年“无穷维哈密顿系统及偏微分方程研究创新人才团队”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产业创新人才团队。2024年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被学校评为科研工作先进集体。

学院教师在《中国科学:数学》《数学学报》《计算数学》《Journal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s》《Linear and Multilinear Algebra》《Journal of Mathematical Physic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完成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3名教师荣获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二等奖。

(三)整合资源,赋能创新,搭建教学科研平台,为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助力。现有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民族院校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用数学与大数据实验教学中心”、数学科学实验室、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文献中心、师范教育远程互动平台、应用数学与大数据实验教学中心、大数据智慧学习云平台、数字化课程录制中心等多个研究基地和平台。

2015年贝博体彩app_bob娱乐平台下载-投注|官网:成为全国高校数学类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单位。2016年挂靠学校成立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数学教育分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恭庆教授担任名誉会长。学院依托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数学教育分会,积极组织开展数学教育教学研究及各类研讨交流活动,为全区高校数学教师搭建交流与成长平台。学院先后选派多名教师到大连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参加培训学习,加强教师教育教学以及科研能力培养与提升。学院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师获得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和华北赛区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得自治区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