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博体彩app_bob娱乐平台下载-投注|官网

图片

贝博体彩app_bob娱乐平台下载-投注|官网:

法律硕士学位点简介

2025-09-28

法律硕士学位点简介

1.学位点概况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依托法学、民族学、生态环境等学科领域的深厚学术底蕴和交叉学科优势,着力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高水平法律硕士研究生教育基地。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积极服务于国家向北开放战略、聚焦内蒙古“五大任务”,为推动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

2.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本学位点扎根内蒙古、辐射边疆、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德法兼修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法治人才。基本要求如下:

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遵守宪法和法律,德法兼修,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遵循法律职业伦理和法律职业道德规范;

2)全面掌握法学基本原理,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基本原理,具备从事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法律知识、法律思维和法律技能;

3)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综合运用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法务工作的能力;

4)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3.研究领域与培养方向

法律专业学位下设三个特色培养方向,即中蒙涉外法治、民族事务法治和生态环境法治。

中蒙涉外法治:围绕 “一带一路”及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开展国际法、蒙古国法律、中蒙贸易纠纷解决等中蒙涉外法治问题研究。

民族事务法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保障、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生态环境法治:围绕自治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整合“法律+生态环境”跨学科资源,聚焦内蒙古建设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开展生态环境法治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

4.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本学位点拥有一支师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学术背景多元交叉融合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目前,本学位点共有专任教师30名,其中包括教授11名(含特聘教授1人、银龄教师1人),副教授12名,硕士生导师9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4名,占教师总数的46.67%。在这些教师中,涌现出自治区“英才兴蒙”工程第5类高层次人才2名、第6类高层次人才5名,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自治区优秀教师、自治区教坛新秀、自治区普法依法治理先进个人各1名,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1名。本学位点还聘请了自治区各级法院、检察院、知名律所及政府部门的资深专家担任兼职实务导师,有效构建了“校---社”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本学位点已建设法律资料室1处,藏书5.23万册,订购《中国法学》《法学研究》等49种学术期刊以及北大法宝、中国知网等7个中文数据库。有自治区首家由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两级共建法律援助工作站、数字化模拟法庭和司法实务情景模拟实验室等校内实训场所3处。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法院、北京盈科(呼和浩特)律师事务所等32家法律实务部门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设有19个专业实验室,覆盖环境监测、生态保护、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教学资源体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平台。

5.科研成果与社会服务

本学位点依托学校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蒙古国研究中心)国家民委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一带一路”沿线“汉译学”研究中心内蒙古四部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5个省部级研究平台,承担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43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4篇,出版专著、译著、教材16部。为内蒙古党政机关提供咨询报告5篇,其中省级领导批示2篇、智库采用3篇,为自治区法官学院等单位提供培训15研究成果有效服务了地方立法、政府决策和司法实践,提升了授权点学术影响力与社会贡献度。

6.人才培养与就业去向

本学位点秉持“强化基础、因材施教、特色培养”的人才培养理念为基层培养并输送法官、检察官300余名,律师、法务等其他法律从业人员1200余名,毕业生满意度达90%以上。2026年计划招收法律(法学)、法律(非法学)全日制以及法律(法学)非全日制三个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共15人,其中全日制法律(法学)硕士6人、法律(非法学)硕士6人,非全日制法律(法学)硕士3人(具体招生人数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下发指标为准),学制均为3年。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法学研究与法律实务工作,具体涵盖教师、律师、法官、检察官、公证员、公司法务等职业。